近日,有媒体透露,“‘日系三大妈’其中一家,会上智驾”。消息一经传出,引起行业热议。经解读,“日系三大妈”指的是雷凌、轩逸、卡罗拉三款车型,分别来自广汽丰田、东风日产、一汽丰田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由于三家车企均为合资品牌,若结合背后的广汽、东风、一汽与华为之间的关系进行推敲,广汽丰田、东风日产的嫌疑最大。具体来看,第九代凯美瑞的智能座舱由丰田与华为开发、而东风集团与华为关系同样密切,现岚图、猛士已陆续加入HI模式。当然,谜底仍待揭晓。
华为智驾,日系的“解药”?
不可否认,谜底正式揭晓前,我们难以确认哪家日系品牌牵手华为,但华为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已不可同日而语。仅过去几个月,华为便与多家车企达成战略合作,包括一汽解放、江淮、北汽等。
陈虹的“灵魂论”依旧萦绕在耳边,但问界、阿维塔等激增的销量数据,俨然成为华为对外最好的“名片”,展示着华为车BU的实力。
那么,华为于日系品牌而言,到底是“蜜糖”,还是“砒霜”?
纵观近几年日系品牌在华的销量表现,可谓是江河日下。如:东风本田3月销量仅2.8万辆,同比下滑51.5%;日产在华3月销量为8.7万辆,同比下降32.6%;广汽本田3月销量为3.2万辆,同比下降50.1%。
事实上,当自主品牌去年跨过50%的市场份额大关后,便意味着合资品牌长期统治中国市场的格局被彻底打破,市场地位岌岌可危。
明面上,日系阵营销量下滑的背后,不外乎在电动化、智能化两个领域发展失利。
为了避免被中国市场所淘汰,日系阵营各车企都在积极自救,发力领域和智能驾驶,但至今为止,都并没有过多亮眼的表现。
在这一背景下,“求助”华为不失为“优选”。毕竟,一旦日系加入华为BU阵营,无论是选择零部件方案,还是HI模式,都有机会缩短智驾研发时间,快速与市场接轨。对于华为来说,日系车企在华依旧有着可观的市场份额,如果达成合作,也能获取不错的收益。
“1+1≥2”,是所有人都希望看到的局面。然而,日系牵手华为,看似“双赢”格局的背后,却蕴藏着难以想象的操作困难。
比如说,即使日系品牌使用华为智驾系统,补齐短板,但车企想要将产品实力充分发挥出来,依旧是一大考验。早前,一汽丰田bZ3采用的三电系统均来自比亚迪,但在核心零部件相同的情况下,因产品价格、设计、命名等问题,最终bZ3与同级比亚迪产品之间的销量悬殊明显。
同理,哪怕日系车企与问界等品牌一样采用华为智驾系统,或鸿蒙座舱,但最终也会因为产品其他问题无法发挥优势。与此同时,汽车产品与电子消费品有着本质区别,作为仅次于房产的第二大宗消费品,用户选择时会更谨慎,并不会因搭载华为智驾系统而盲目下订。
换句话说,采用华为智驾方案,只是解决了日系品牌明面上的“短板”。现实是,日系品牌不止是需要在技术上的进阶,包括服务体系等在内都亟需优化。
“灵魂论”仍在,合资成败一念之间
事实上,除了零部件方案、HI模式以外,华为车BU还有第三种方案,能够打破困局——加入华为智选车模式,华为从内到外参与产品深度定制。
显然,该方案在不少合资品牌的眼中,已经被处于“死刑”。众所周知,不少合资品牌之所以由盛转衰,不外乎合资双方因掌控权争执不休。参考之前奇瑞与华为在智界品牌的合作中,华为的强势表现,可以断定日系品牌不愿受制于华为。
总而言之,日系品牌采用华为智驾,可以视作对华为智能驾驶域实力的肯定。不过,仅仅是采用华为技术始终无法解决问题。与此同时,面对自主品牌的轮番进攻,以及问界等品牌的强势崛起,不排除合资阵营中有成员愿意放弃“灵魂”,加入华为智选车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